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强化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激励引导机制,更好地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我市根据《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方案》(豫教体卫艺〔2021〕140号)精神,制定出台了《新乡市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就有关政策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出台背景 (一)实施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0〕36号),明确提出“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 (二)实施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是全省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河南省“十四五”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结合我省中招体育考试工作实际,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 (三)提升我市中招体育考试分值能够更好发挥体育考试导向作用。我市最早体育是以满分30分计入学生中招升学总分,2013年增加到50分,2017年再增加到70分。体育分值权重的增加极大提高了学校、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注和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激发了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有效提升了我市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二、改革主要内容 我市《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方案》主要提出了五个方面改革举措,充分体现了本次中招体育考试改革的新政策、新变化、新亮点,概括的讲是“三新两统一”: 第一、新政策,就是提升总分值。将中招体育考试总分值由目前的70分提高到100分,进一步提高学校、家长、学生、社会对体育教育教学和学生身体素质锻炼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提升。 第二、新变化,就是中招体育考试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中招体育考试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构成,其中:过程性评价分七、八年级两个学年进行,分值占中招体育考试总分的30%即30分,每学年各占过程性评价分值的50%即15分,主要考查《体育与健康》课程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七年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可在每学年第二学期进行测试,以保证客观、公正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过程性评价成绩需在校内公示。终结性评价分值占中招体育考试总分的70%即70分,在九年级第二学期进行,主要测试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柔韧、技能等情况,测试项目主要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规定的相关项目。考试项目设置在原来必考、选考的基础上,增加了抽考项目,抽考项目在考前3个月左右时间从素质项目库中公开随机抽取,避免考什么练什么。必考项目全市统一,为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抽考和选考项目由市教育局确定组考方案,抽考项目设置由耐力、速度、力量、柔韧、技能等素质类组成。技能类考试项目为足球、篮球、游泳。将来逐步把乒乓球、羽毛球、冰雪运动等项目纳入中招考试技能类项目库。 第三、新亮点,就是形成我市中招体育考试改革的突破项目。我市中招体育考试改革将心肺复苏术实际操作纳入过程性评价内容,将游泳纳入终结性评价中选考项目,这是我市中招体育考试改革的一个创新。 第四、两统一,就是统一全市抽考项目,统一残免与病(伤)免考生评分标准。终结性考试抽考项目由市教育局在考前三个月左右从素质类项目库中公开随机抽取2项,作为当年全市统一的抽考项目,能有效地避免考什么考生练什么的问题。残免考生成绩按所在县(市、区)当年度中招体育考试平均成绩计入总分,病(伤)免考生成绩按终结性评价分值70分的60%+过程性评价得分计入总分,这也是全省统一明确的评分标准。 上述改革,将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4年起将改革后的体育考试分值计入中招考试总分。 三、工作要求 为确保改革后的中招体育考试顺利实施,《方案》明确了三项推进措施和要求。一是细化完善过程性评价机制。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局属初级中学,河师大附中,市属各民办初中根据《新乡市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制定本单位中招体育考试过程性评价具体实施办法,对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等进行科学细化量化,做到有利于公平、公正、客观的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二是规范实施过程性评价。县(市、区)各学校须在每年5月31日前,将学生过程性评价结果上报至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由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整理备案后,计入考生中招体育考试总成绩,并按要求上报至市教育局备案;局属初级中学,河师大附中,市属各民办初中每年5月31日前将学生过程性评价成绩公示结果上报至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将过程性评价成绩计入考生中招体育考试总分。三是严格考试管理。要求各单位考前必须对考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加强疫情防控及安全管理教育,规范操作程序,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中招体育考试安全顺利。认真做好残免与病(伤)免手续验证工作,并及时予以公示。 新乡市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政策问答 一、为什么要进行中招体育考试改革? 答:一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0〕36号),明确提出“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二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河南省“十四五”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结合我省中招体育考试工作实际,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三是能够更好发挥体育考试导向作用。我市最早体育是以满分30分计入学生中招升学总分,2013年增加到50分,2017年再增加到70分。体育分值权重的增加极大提高了学校、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注和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激发了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有效提升了我市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二、这次中招体育考试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提高体育考试分值。将中招体育考试总分值由目前的70分提高到100分。分值的提高,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体育教育教学和身体素质锻炼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提升。二是改革体育考试模式。实行“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模式,增加了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全市统一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分值标准,过程性评价满分30分,终结性评价满分70分。过程性评价在七、八两个年级进行,每学年各15分,主要考察学生七、八年级体育健康课程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并积极参加日常体育锻炼,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三是全市统一终结性评价项目设置。由市级层面统一,明确中招体育考试的终结性评价,在原来必考、选考的基础上,增加抽考项目,必须由必考、抽考和选考三部分构成。既避免了考生只练某一项体育项目,又与体育课程改革相衔接,促进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特长,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终生的运动健康者。 三、如何避免考什么练什么的应试体育问题? 答:一是增加过程性评价。学校引导学生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认真组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把平时上体育课的情况和期中、期末体育课考试量化成分值计入过程性评价总分。二是科学设置终结性评价内容。我市中招体育考试的终结性评价由必考、抽考、选考三部分构成。分别设立素质类、技能类项目库。必考为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全市统一要求;抽考由市教育局在考前三个月左右从素质类项目库中公开随机抽取2项,作为当年的抽考项目;选考由考生本人根据个人特长从技能类项目库中选取1项,作为个人的选考项目。抽考,是教育行政部门在考前从项目库中公开随机抽取,很好地避免了考什么考生练什么的问题。选考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有很好的衔接,与课程目标——教会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的要求相符。 四、我市中招体育考试100分是怎么构成的? 答:这100分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构成。其中过程性评价在中招体育考试中总分占30%(30分),终结性评价占70%(70分)。过程性评价在七、八两个年级进行,各占15分;终结性评价在九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占70分。 五、过程性评价由哪些内容构成? 答:过程性评价由《体育与健康》课程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等构成。七、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成绩每学年占5分,成绩主要包括出勤情况(1分)、课堂表现(0.5分)、单元评价(2分)、体育与健康知识(1.5分,其中心肺复苏术实际操作占0.5分)。 七、八年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成绩每学年占10分,由学校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列项目进行测试,主要对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测试,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测试项目为:体重指数(BMI)(权重15%)、肺活量(权重15%)、50米跑(权重20%)、坐位体前屈(权重10%)、立定跳远(权重10%)、引体向上(男,权重10%)、一分钟仰卧起坐(女,权重10%)、1000米跑(男,权重20%)、800米跑(女,权重20%)。 六、终结性评价将采取什么模式进行? 答:终结性评价在中招体育考试总分中占70分,在九年级第二学期进行,由必考、抽考和选考等组成,项目设置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中选取,主要测试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柔韧、技能等素质。 必考项目全市统一设置,为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 抽考项目为素质类项目:素质一(跳绳、立定跳远)、素质二(女:实心球、1分钟仰卧起坐;男:实心球、引体向上)、素质三(坐位体前屈、50米跑);抽考项目由市教育局在考前3个月左右从素质类项目库中公开随机抽取2项确定为考核项目;抽考项目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家长、学生、公证部门、新闻媒体等人员的监督下公开进行。 选考项目由考生从技能类项目:篮球、足球、游泳选取1项。 七、如何确保中招体育考试尤其是过程性评价的公平公正? 答:过程性评价是社会关注的一个敏感点和热点,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把过程性评价的构成向社会公布,让学生家长和考生都了解过程性评价的构成;二是严密组织,各学校要成立由校领导、班主任、体育老师、学生家长等人员组成的测评组织机构,将每名学生的成绩准确计入,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三是建立公示制度,过程性评价的成绩要在学校进行公示,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发挥全体学生和家长的监督作用。市教育局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各学校实施过程性评价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中招体育考试终结性评价主要从四个方面确保公平公正:一是考前必须对评委进行岗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制度;二是加强考务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三是所有考点均须使用智能化设备进行 测试;四是认真做好考试期间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中招体育考试安全顺利。 八、残疾和伤病的考生如何处理? 答:设定残免、病(伤)免事项。残免考生成绩按所在县(市、区)当年中招体育考试平均成绩计入总分。病(伤)免考生成绩按终结性评价分值70分的60%+过程性评价得分之和计入总分,这也是全省统一明确的评分标准,同时要做好相关手续验证工作并予以公示。 九、这次中招体育考试改革在哪一年开始实施? 答:中招体育考试改革,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即从2024年起,我市中招体育考试总分值由目前的70分提高到100分。目前已进入初中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仍按中招体育考试总分70分执行。 十、如何保证中招体育考试抽考项目的公平公正? 答:一是详细制定中招体育考试抽考项目实施办法,制定并规范工作流程;二是抽考工作现场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家长、学生、公证部门、新闻媒体等代表人员参加,进行全程监督,实行全程录像;三是规范整个抽考流程,按抽考项目公开随机的要求,做到流程公开、信息公开、结果公开,同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全过程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 十一、如何设定抽考的三项素质组合? 答:中招体育考试设置抽考项目避免了考生只练某一项体育项目,又与体育课程改革相衔接,促进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特长,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项目设置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等内容中选取,主要测试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柔韧、技能等素质。素质一(跳绳、立定跳远)主要测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量、身体协调能力及柔韧性等综合素质;素质二(女:实心球、1分钟仰卧起坐,男:实心球、引体向上)着重测试学生的上肢爆发力、腹肌耐力等素质;素质三(坐位体前屈、50米跑)主要测试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速度、灵敏、爆发力等素质。 十二、为何将游泳设为选考项目? 答:增设游泳为选考项目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的有游泳课,将游泳纳入中招体育考试项目对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有较好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掌握多项基本运动技能;二是提高学生生存技能和安全防范技能的需要。我市水资源丰富,水域情况复杂,每年都有溺亡的不幸事情发生,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我们很痛心,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技能,推动并普及开设游泳课有效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救生能力,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三是游泳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游泳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项目,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对孩子健康成长和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有意义。总之将游泳纳入选考项目是市教育局审慎科学决策的结果,据目前掌握和了解的情况看,我市是全省第一个将游泳纳入中招体育考试选考项目的改革,是一种创新,这充分体现了市教育局党组的责任担当、为民情怀。 十三、为何将心肺复苏术设为过程性评价测试项目? 答:据有关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达54万人,平均每天1500余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复苏成功率不足1%,所有猝死病人约90%发生于医院以外的各种场合。如果心跳呼吸停止时间超过4分钟,脑组织就会永久性损伤;超过10分钟,基本就会脑死亡。因此抢救开始得越早,心肺复苏成功率越高,后遗症越少。而且从近几年学校的情况来看,也出现了心源性猝死的案例,时刻提醒我们,必须积极面对,必须认真对待,必须提高学生自救、互救等生存。 在学校开展心肺复苏术的教育教学和实际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在学校学会心肺复苏术,人人学急救自救,人人充当急救员,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发生猝死病人能够进行及时的心肺复苏操作,有效降低在等待急救过程中的死亡率,为病人起死回生多加了一个砝码。掌握心肺复苏不但可以预防自己出现各种问题,还可以帮助别人,使自己终生受益,可谓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新乡市教育局将心肺复苏术作为中招体育考试改革的一个突破项目, 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0〕36号)中“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的要求,根据河南省教育厅要积极进行美育中招考试改革试点的指示,结合我市美育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新乡市中招美育考试实施方案》。现就有关政策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出台背景 (一)实施中招美育考试改革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0〕36 号),明确提出“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 (二)将美育考试纳入中招考试总成绩并逐步提高分值能够积极发挥美育考试的导向作用。进行中招美育考试将极大提高学校、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有效提升我市美育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纯洁道德、丰富精神,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 3.实施中招美育考试改革是改进美育评价制度,大力推进我市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需要。进行中招美育考试,是实施艺术教育规范化、普遍化的突破口,是实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足开齐目标的有效路径。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新政办〔2017〕22号)明确提出“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开始,江苏、云南等省陆续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范围,我省济源、许昌等地也已经实施将音乐、美术考试分数计入中考总分。将美育纳入中招考试就是“倒逼”学校、学生、家长重视音乐、美术教育,改变美育课程被边缘化的现状,有力推进新乡市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主要内容 我市《中招美育考试改革方案》主要提出了五项改革举措,总的说就是“四新一统一: 1、新政策。我市确定2022年将美育考试成绩纳入中招考试总成绩,而且是全市全面统一组织实施,力度大、牵涉广、前所未有,实现了立改立行,全面推行中招美育考试。 2、新改革。我市中招美育考试是逐步的、全面的、深刻的改革,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综合检验学生应知应会的学科基本知识与学科基本技能,从2022年起中招美育考试分值设置为10分(音乐、美术各5分),并在2023年、2024年未来两年每年以10分的分值逐步递增至30分。 从2025年起,中招美育考试成绩由过程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成绩两部分构成(即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过程性评价),分值为30分(过程性评价占10分、终结性评价占20分)。 3、新突破。我们积极借鉴外地已经开展中招美育考试改革的经验,立足新乡实际和美育教育教学现状,力争有所突破和创新,科学制定考试方向、内容、范围和标准,合理控制考试难度,形成具有新乡美育特点的中招美育试题库,让广大师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积极探索美育考试的新方法新形式,采用智能化评价系统考试(人机对话),逐步完善评价细则,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新路子。 4、新亮点。为凸显学科特点,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次改革我们将硬笔书法纳入过程性评价,我们将逐步把书法、舞蹈、器乐、戏曲等纳入中招美育考试,打造并形成浓厚的新乡地域文化特色。 5、一统一。统一残免考生评分标准,对有残疾(听力、声带、语言障碍、色盲、色弱)不能参加音乐、美术测试的学生,可申请免考。申请免考的学生必须持《新乡市中招音乐、美术考试残免申请表》、残疾证复印件、县(市级)以上公立医疗单位证明。免考申请表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校主要领导等签名并加盖公章,经学校公示5天无异议后上报至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经确认残免的考生,按所在县(市、区)当年中招美育考试平均成绩计入中招考试总成绩。 三、工作要求 为确保中招美育考试顺利实施,《方案》明确了六项措施和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教体局和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美育纳入中考的重要意义,成立专门的中招美育考试工作小组,认真研究落实措施。二是明确职责任务。各中招美育考试工作小组负总责,积极开展美育教师相关培训,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指导各中小学校开足开齐上好美育课程,积极做好迎考准备。三是深化教学改革。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可采取“走教”、“支教”、“巡回教学”、“流动授课”、“定点联系”、“对口辅导”、“信息化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美育教学,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四是加强师资力量。加大中小学美育教师补充力度,配齐美育教师,邀请优秀文艺工作者等专业人士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推动实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等多种形式对薄弱学校开展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帮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五是强化督导检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中小学校美育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总结经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落实工作责任制。六是坚持公平公正。建立和完善科学、客观的学生艺术课程教学及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从学生素质发展的实际出发,科学设置考试内容、合理设置标准,建立完善的考试制度,保证美育考试科学、合理、公平、严谨、有序开展,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机会。 新乡市中招美育考试改革政策解读(问答) (一)为什么要进行美育中招考试改革? 答:1.实施中招美育考试改革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0〕36 号),明确提出“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 2.将美育考试纳入中招考试总成绩并逐步提高分值能够积极发挥美育考试的导向作用。进行中招美育考试将极大提高学校、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有效提升我市美育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纯洁道德、丰富精神,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 3.实施中招美育考试改革是改进美育评价制度,大力推进我市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需要。进行中招美育考试,是实施艺术教育规范化、普遍化的突破口,是实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足开齐目标的有效路径。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新政办〔2017〕22号)明确提出“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开始,江苏、云南等省陆续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范围,我省济源、许昌等地也已经实施将音乐、美术考试分数计入中考总分。将美育纳入中招考试就是“倒逼”学校、学生、家长重视音乐、美术教育,改变美育课程被边缘化的现状,有力推进新乡市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本次中招美育考试改革的主要内容与亮点是什么? 答:我市中招美育改革本着积极推进改革、稳妥组织实施的精神,从最基础的美育内容入手,采用最简易便捷的方法,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改革效能。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四新一统一: 一是新政策。我市确定2022年就将美育考试成绩纳入中招考试总成绩,而且是全市全面统一组织实施,力度大、牵涉广、前所未有,实现了立改立行,全面推行中招美育考试。 二是新改革。我市中招美育考试是逐步的、全面的、深刻的改革,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综合检验学生应知应会的学科基本知识与学科基本技能,从2022年起中招美育考试分值设置为10分(音乐、美术各5分),并在2023年、2024年未来两年每年以10分的分值逐步递增至30分。从2025年起,中招美育考试成绩由过程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成绩构成(即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过程性评价);分值为30分(过程性评价占10分、终结性评价占20分)。 三是新突破。我们积极借鉴外地已经开展中招美育考试改革的经验,立足新乡实际和美育教育教学现状,力争有所突破和创新,科学制定考试方向、内容、范围和标准,合理控制考试难度,形成具有新乡美育特点的中招美育试题库,让广大师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积极探索美育考试的新方法新形式,采用智能化评价系统进行测试(人机对话),逐步完善美育评价细则,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美育改革新路子。 四是新亮点。为凸显学科特点,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次改革我们将硬笔书法纳入过程性评价,我们将逐步把书法、舞蹈、器乐、戏曲等纳入中招美育考试,打造并形成浓厚的新乡地域文化特色。 五是一统一。统一残免考生评分标准,对有残疾(听力、声带、语言障碍、色盲、色弱)不能参加音乐、美术测试的学生,可申请免考。经确认残免的考生,成绩按所在县(市、区)当年中招美育考试平均成绩计入中招考试总成绩。 (三)艺术“天赋”差异是否影响考试公平? 答:《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坚持面向全体,所考内容是以教材为主,作为每一个普通学生都应知应会的学科基本知识与学科基本技能”。我们组织美育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多次调研,全面掌握我市目前美育教学实际情况,科学制定考试内容、范围和标准,合理控制考试难度,完善中招美育试题库,让广大师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最基础的美育知识并不需要依靠天赋才能掌握,也不需要靠校外辅导来确保考试通过或拿到高分。美育中考所考查内容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的;专项特长考查的是以兴趣爱好为基本内涵与主要标志的专业知识,如果有专业特长的孩子可以继续参加中招艺术特长生的招生考试。 (四)如何让学生既追求分数又收获有质量的美育? 答:《方案》中明确要求要坚持面向全体。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平等接受美育的机会,以中招美育改革为引领,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坚持质量导向,把美育作为一种刚需,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依据美育学科特点,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积极促进学校改进课堂教育教学,强化美育教学与实践,突出个性化培养,有效提升美育教育质量。 美育进入中考的评价策略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紧密相关。美育进中考,不是一个简单的中考评价,而是依法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美育进中考”所带来的素质评价讨论及改革,或将连锁引发各地教育部门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并让其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中考后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学生的重视程度会有很大提高,学校会积极开课,也会更加重视美育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美育纳入中考会起到督促学校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程的作用,教育教学设施和条件,如师资、场地、器材等也会积极作相应改善,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美育。 (五)如何确保中招美育考试的公平公正? 答:一是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初级中学,河师大附中要根据《新乡市中招美育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制定本单位中招美育考试过程性评价具体实施办法,对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法、标准进行细化量化,做到有利于公平、公正、客观的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学生成绩的评价。二是规范实施过程性评价。各学校须在每年5月31日前,将学生过程性评价结果上报至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由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整理备案后,计入考生当年中招美育考试总成绩。并按要求上报至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备案。三是加强对美育考点规范操作程序,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四是各考点均须使用统一的智能化测试设备;五是认真做好考试期间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中招美育考试安全,保证美育考试合理、科学、公平、严谨、有序开展。 (六)有残疾考生如何处理? 答:对有残疾(听力、声带、语言障碍、色盲、色弱)不能参加音乐、美术测试的学生,可申请免考。 申请免考的学生必须持《新乡市中招音乐、美术考试残免申请表》、残疾证复印件、县(市)级以上公立医疗单位证明。免考申请表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校主要领导签名并加盖公章,经学校公示5天无异议后,市区各初中学校将相关材料上报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备案。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招美育考试免考工作,要认真做好手续验证工作,并予以公示,坚决杜绝不正之风和违规违纪现象。免考手续需在中招报名前办理,逾期不再补办。 残免考生的成绩按所在县(市、区)当年中招美育考试平均成绩计入中招考试总成绩。
来源:新乡市教育局
豫ICP备20018580号-2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661号